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

4.解決貧窮問題,基本收入制度是唯一的解決方案!

有資格限制及時間限定的社會福利,像它的限制一樣,幫助有限!

我們是否真的只有基本收入制這一條路可以走?世界各國的政府投入社會福利的支出非常龐大,但為什麼還是無法消滅貧窮呢?因為社會福利並不是長期的支出,而且具有限制性,對於資格的限定以及對於申請人條件的限制,無法維持貧窮者的生活,使其達到徹底改變的階段。因此,重複投入卻不見效果,還有許多人無法達到條件,成為弱勢群體,徘徊在窮困的邊緣。

關於解決貧窮問題,人們常停留在社會福利、教育、經濟的層面,卻不認為制度出了問題。
我們看到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,在談論社會問題時,總是站在政府的立場思考,而不是站在人民和個人的立場上思考,這是一個很大的窘境!人們為何會有這樣的觀點,把思考交給政府?因為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告訴他們,政府是對的,政府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思考問題,即便是政策錯誤,也會解讀為無心之過,立意良善但作法有待商榷。在這樣的認知下,往往無法獨立思考。作為一個有血肉之軀的人,該有的覺察,我也曾經是站在政府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的人,轉變思考的過程是漫長的,因為問的問題多了,而這些問題無解,造成我問了更多的問題。

引用美國的調查,當被問到美國的貧窮是窮人的錯還是制度的錯時,57%的企業領袖認為是窮人的錯,只有9%的人責怪制度。而勞工領袖則相反,只有15%說是窮人的錯,但56%怪罪制度(有些人選擇回答不知道或中立)。再看美國的政黨,黨員對社會階級的看法:55%的共和黨員認為是窮人該為其窮困負責,而只有13%認為是制度的錯;相較之下,68%的民主黨員怪罪制度,只有5%認為是窮人本身的責任。那麼,台灣呢?我想怪罪窮人的比例應該更高,因為還沒有多少人體認到制度的問題。

現有的制度幫不了窮人,健保制度是有錢人在享用
窮人不敢生病,即使沒收入,卻被健保費追著跑。數十萬的卡債族,大多數貧苦的人,除了列入低收入戶的人外,才有機會得到幫助;許多在邊緣徘徊的人,是忍著病痛也不願意就醫。廣大的失業族群,完全失去希望。看看人力公司越來越多,鄰近家附近的人力仲介,每到傍晚入夜,群聚在便利商店裡,坐在裡面圍著桌子,或是坐在戶外馬路邊的零工們。他們的黝黑臉龐,破舊或髒污的衣服,每個人都有著悲傷無奈的故事。在那吃飯的時刻,吃著便當後抽根菸,或許這是他們一天最輕鬆的時刻。朋友曾經和我分享他的經歷,說他和人力銀行的朋友們沒有一個能領正常的薪水,大家只做零工維生,真的是走投無路,沒有學歷、沒有專長、年紀也大了,明天在哪,誰知道。政府建立健保制度是為了幫助所有人嗎?法律卻保護剝削窮人的銀行,重利罪只能辦地下錢莊,卻辦不了有牌的銀行。無限的循環利息和無限的經濟成長,是這個制度下的產物。

各國的基本收入制度停留在實驗階段
只要提供基本生存保障,每月無條件給予所有人基本收入,貧窮問題真的能解決嗎?是的,真的可以!當然,還需要許多配套措施的實施。為什麼有很多國家試驗這樣的制度,並且取得了不錯的結果,卻停滯不前呢?因為有許多層面的問題需要同時解決。

我們的選舉制度只選出社會菁英
我們常以為選舉能改變制度,但選來選去都是令人失望的結果。很多人說選舉這條路已經行不通了,選來選去都是爛蘋果,無論選哪個黨都是一樣的。我們來看看這些所謂的“爛蘋果”,真的只是爛蘋果嗎?學歷攤開來都不差,都是博士、碩士,且都是台灣名校的畢業生,甚至連續出了法學高材生的總統,可是為什麼我們想要的改變看不到呢?這不僅是台灣的問題,每個民主國家都有這樣的情況。根據美國愛德華·佩森檢視歷任美國總統的社會階層背景,直到雷根總統為止,超過40%的美國總統來自上層階級,且大多來自菁英團體的偏上層;另外15%來自上層與中上階層之間,超過25%來自中上階層背景。只有六位總統來自中層與中下層階級,且只有安德魯·詹森總統可以算是代表下層階級。比較近期的比爾·柯林頓也來自勞工階級背景。總的來看,美國總統99%來自中上階層,都是菁英教育的產物。這些菁英教育下的成功結果讓他們認為這是公平的,並不認為是制度或家庭背景的優勢給予了他們成功的機會。這正是根本問題。

在台灣,階層問題從來沒被廣泛討論
台灣的教科書中也沒有關於階層的問題,至少我讀過的書中是沒有的。現在台灣只在爭論中國化與台灣本土化的問題,真正需要關注的問題往往只在選舉時被拿出來當口號。選舉公報上強調的形象和學歷,當選的其實多是漂亮的學歷和外貌,選舉結果早已顯示,只是沒人統計過而已,未來可能更為嚴重。

循環經濟需要基本收入制的支持
現有的福利制度無法解決貧窮問題,經濟發展的路徑也已經行不通。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無法解決貧窮問題,反而會增加更多貧困人群,因此出現了“社會企業”的概念。大家都知道問題在於資源分配不均,但社會企業的發展仍面臨資金籌措和經濟效益的困難,所以發展的速度有限。然而,這已經顯示出循環經濟的潛力。如果加上基本收入制度,將能讓社會企業發揮更大的效益。

基本收入制並非社會福利制度,它是全面性、普及性的,無條件地支援每個人,沒有任何排除條件。只有這樣,才能深入解決各個階層的問題。貧窮是生存的大敵,保障了生存就能解決貧窮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本書目錄連結